熊猫考试网将会介绍化学高考题,有相关烦恼的人,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2011北京高考化学27题,求解析

2011北京高考化学27题,求解析

该题实验原理为强酸可以与弱酸盐反应,弱酸不会与强酸盐反应(发生氧化还原除外),考察了高中化学的基础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题目不错,所以我就说说。解题要紧紧围绕实验目的进行

(1)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 (浓)==== CuSO4+SO2↑+2H2O;这是高中化学中浓硫酸的基本性质-----强氧化性,特别注意不要少了条件----浓,加热;否则不反应。

(2)因B、C中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为BaSO4,不是BaSO3;

并因此说明SO2具有还原性;+4价的硫被酸性条件下的硝酸根离子氧化为SO42-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则是硝酸还原生成的NO遇O2生成了红棕色的NO2之故,化学方程式是2NO+O2 ===2NO2;

(4)甲同学为排除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Cu与浓硫酸反应前,可先通一会儿N2;你分析实验装置就可以得出;

乙同学为除去白雾(加热中硫酸挥发所致),连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这就像除去CO2中的HCI用饱和NaHCO3溶液,用强碱不可以,采用的是将杂质转化为原物质的方法。

在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中,B中均出现了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白色沉淀都是BaSO4,由于甲同学没有排除白雾的干扰,故生成BaSO4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 BaSO4↓;乙同学没有排除空气的干扰,其生成BaSO4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2SO2+O2+2H2O===== 2BaSO4↓+4H+;

(5)合并甲、乙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时,排除了二干扰;对应实验目的回答:说明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会生成亚硫酸钡。注意:是“亚硫酸钡”。

一道高考化学题

HC≡CH中的氢原子有较高的活性,加在乙醛的羰基氧上,剩余部分加在羰基碳上,第一步是加成反应。

第一步的产物在加氢得到1,4-丁二醇(A)。

脱氢氧化得到4-羟基丁醛(B),再氧化得到4-羟基丁酸(GHB),再酯化得到内酯。

而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分子内脱水,变成1,3-丁二烯(CH2=CH-CH=CH2),这就是D。

D(C4H6)再和丙烯酸(C3H4O2)反应得到E(C7H10O2),可知没有副产物,是双烯合成。得到环状的3-环己烯羧酸,也叫3-环己烯-1-甲酸。

答: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加成反应;反应②:酯化(取代)反应。

(2)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HOCH2CH2CH2CHO。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HOCH2CH2CH2COOH → O-CH2-CH2-CH2-C=O + H2O(浓硫酸,加热)

|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CH=CH2 /COOH CH-CH2-CH-COOH

| + || → || |

CH=CH2 CH-CH2-CH2

(5)反应④中除生成E外,还可能存在一种副产物(含对称结构),(你没打上含什么结构,所以只能猜)它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OOH

| |

HOOC-CH - CH2。

(6)与化合物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为d(填写字母)。

a、醇 b、醛 c、羧酸 d、酚

因为只有3个不饱和度,要形成苯环必须4个不饱和度。

高考化学大题有几个类型,分别考什么

1、化学反应原理类大题答题技巧

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而要充满信心,不能畏惧,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的“三步走”格式、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需特别注意的重点。再就是在理解这些原理或规律时,也可以借助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总结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另外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决,千万不能放弃。

2、元素(物质)综合推断类大题答题技巧

无机元素推断题的解题关键是准确推断出相关物质,准确审题,无机推断题非常重视直觉的作用,但直觉推断出的物质需要带入相关情境中验证,以免发生错觉。同时,无机推断题还需要严格按照题目设问要求,规范使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及电子排布式等化学用语来表达推断结果或问题答案。

3、有机综合类大题答题技巧

有机综合试题的解题关键是准确识别有机物结构示意图或有机合成路线图。对于以新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以有机合成路线图为已知条件的有机大题,前者重在分析新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后者首先要明确各阶段物质的类型及它们之间的衍变关系,再根据题给要求分别回答有关问题。

4、实验综合类大题答题技巧

解答实验综合题的关键是必须首先明确试题中所给的组合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与作用,再根据功能与作用判断所用的化学试剂及所需要进行的操作。对于实验探究题,必须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即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去研究试题,回答问题。工艺流程题的基本策略是首先要提取题干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性质、结构、特点),再分析流程步骤,全方位了解流程(反应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反应、反应带来了哪些结果),再根据试题设问及要求,从问题中提炼答题信息。

一道高考化学题

HC≡CH中的氢原子有较高的活性,加在乙醛的羰基氧上,剩余部分加在羰基碳上,第一步是加成反应。

第一步的产物在加氢得到1,4-丁二醇(A)。

脱氢氧化得到4-羟基丁醛(B),再氧化得到4-羟基丁酸(GHB),再酯化得到内酯。

而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分子内脱水,变成1,3-丁二烯(CH2=CH-CH=CH2),这就是D。

D(C4H6)再和丙烯酸(C3H4O2)反应得到E(C7H10O2),可知没有副产物,是双烯合成。得到环状的3-环己烯羧酸,也叫3-环己烯-1-甲酸。

答: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加成反应;反应②:酯化(取代)反应。

(2)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HOCH2CH2CH2CHO。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HOCH2CH2CH2COOH → O-CH2-CH2-CH2-C=O + H2O(浓硫酸,加热)

|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CH=CH2 /COOH CH-CH2-CH-COOH

| + || → || |

CH=CH2 CH-CH2-CH2

(5)反应④中除生成E外,还可能存在一种副产物(含对称结构),(你没打上含什么结构,所以只能猜)它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OOH

| |

HOOC-CH - CH2。

(6)与化合物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为d(填写字母)。

a、醇 b、醛 c、羧酸 d、酚

因为只有3个不饱和度,要形成苯环必须4个不饱和度。